
圖片來源:聯合晚報
生技股王落難,連吞 3 根跌停板
眾所矚目的生技股王 浩鼎 (4174)
在乳癌新藥解盲失敗,苦吞兩根跌停後
今天開盤,雖然「只跌」4.3%
盤中仍不敵賣壓,10 點過後再度跌停鎖死
連吞 3 根跌停板!
浩鼎 2 / 24 走勢圖,真心希望你手上 沒有她

這 3 天,如果有人「放空」它
那可真是賺翻了!
不過呢,由於浩鼎目前無法信用交易
沒辦法用「融券」來放空它
讓很多人捶心肝 ...
但就在此時
竟有人用一種新形態的「放空手法」
來大賺一票!
難怪會引起主管機關的注意了
真相到底是什麼? 繼續看下去 ...
( 歡迎加入 本文作者的 FB 社團 ►► 凱旋投資術 )
什麼是「借券」?
台灣現行的信用交易制度,是「有資」才「有券」
也就是說,有人使用融資,跟券商借錢買股票
這張股票,才可以再被其他人借來融券賣掉
這樣的制度,先天上存在很多限制
所以近幾年,台灣的信用交易規模不斷萎縮
而另一種「類信用交易」制度卻異軍突起
由於新金融商品 ( 權證、ETF、連動債 ... ) 的興起
近年來,「需要」股票的人,可能是源自於上述需求
而不是真心想長期持有
所以他們不想花大筆銀兩去市場上「買進現股」
只想付一點點錢,暫時「用借的」
而持有股票的人
除了等待一年一度的配股配息,以及「等待它漲」以外
並沒有其他用途
既不能吃、也不能貼在牆壁上欣賞
所以如果能把這張股票「借給別人」,賺一點利息
現股持有人將會非常樂意出借
有需求,也有供給
促成了借券市場蓬勃發展
以昨天的資料來看
借券成交總金額為 16 億
融券成交總金額只有 8 億
可以看得出來,借券市場已經變成類信用交易的主流 ...
執行借券流程圖
( 可惜!台灣只有法人可以參加,真該快點開放 ... )

資料來源:證交所
借券 不一定等於 放空
市場借入股票的人各有五花八門的理由
例如券商的融券券源不足、結構型商品避險等等
所以交易所除了公告「借券餘額」
還會公佈「借券 賣出 餘額」
借券餘額只是一個未結清餘額的概念
有人出借,也有人借入才會成交
它是還沒結清掉之餘額的概念
而借券賣出餘額才是真正來自借券,
而且又在市場上賣掉的股票數量
由於籌碼分析更重視的是市場參與者的行為
而券商避險、衍伸商品等,相對較假 的需求
所以借券賣出餘額,又比借券餘額更重要一些
借券相關定義

資料來源:證交所
由於借券市場參與者遠較融券市場複雜
所以這個數據也比較難解讀
不過一般而言
如果借券賣出餘額減少
可以視為多頭訊號;
若借券賣出餘額增加
則視為空頭訊號
此外,你還需要關注「借券成交利率」
如果市場上有人不惜一切代價
願意付出「超高利率」來借入一檔股票
那就很可能有鬼了!
浩鼎解盲前,借券「賣出」餘額創歷史新高
借券成交利率標到 8.5%!
浩鼎在解盲之前,不僅借券賣出餘額飆到歷史新高 ( 量 )
連「借券成交利率」 ( 價 ),也標到全市場最高!
浩鼎解盲前至今的借券成交利率
飆到 8.5%,全市場最高!

資料來源:證交所
多方觀察各種數據,提高投資勝率
今天分享了,對大多數投資人而言
可能較不熟悉的「借券資料」
其實,投資市場上的消息往往是 真真假假、假假真真
善於觀察各種資料
善用「旁敲側擊法」來推估真相 ...
( 延伸閱讀
從油價暴漲暴跌,論價格決定原理 ... 驚呆了!原來石油的「鐵板價」,竟然是 ___ 元 )
隨著 知識、經驗,以及技術的累積
再搭配最重要的:紀律
例如:不投資自己看不懂的 新藥股
或是寧願等它解盲通過,買貴一點也沒關係
而不是隨著消息面起舞,在風險最高的時刻
買進 營收為 0、EPS 負 5 元、PB 高達 14 倍的公司 ...
如此一來
投資就能越做越好喔!
《 本文作者簡介 》
陳金瑩 老師,畢業於台大經濟學研究所
歷任大型法人投資機構數年
現為自由投資人
老師經常在網路上分享他的投資方法
目的是幫助別人:
〝少走冤枉路、直接登堂入室穩穩賺!〞
所以受到廣大網友的喜愛!
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的話
歡迎幫老師的 粉絲專頁 按個讚 ↓↓
下次有新文章時 ~ 您才會收到喔!
歡迎加 ↓ 陳金瑩 的 Line 為好友









《 順手「按」讚 ↓ 以後都能收到最新文章唷 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