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台滬未通,股市先暴漲 ...!
這幾天在「台滬通」預期的加持下,
外資大舉「錢進」台灣
沒幾天就把台股拱上 一萬點
股民們 悶了 15 年,終於得償所願 ...

不過這幾年因為經濟政策改革開放太慢、
企業大量出走、民間投資不足 ... 等原因,
15 年來,台股像一個生過一場重病
體弱氣虛的病人一樣
不僅落後國際股市甚多
這 2 天盤中,就算勉力站上萬點
尾盤也都是殺下來!
台北股市 2015 / 4 / 28 盤,連續 2 天「逢萬」即拉回!

台北股市落後國際股市甚多,最近才緊起直追!

資料來源:凱旋指數投資錦囊;歡迎開啟查看,用一個數字掌握大盤多空!
比起「破不破」萬點,還有一件更重要的事 ...
畢竟悶了那麼久,而且財經報紙平時也沒啥好寫
於是不斷拿「台股即將破萬點」來做文章
中午去麵攤吃麵,老闆也跟客人聊股票聊得很開心
好像股票投資又變成全民運動一樣
不過 ... 破不破萬點,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...?
我藉這個議題
來跟投資朋友分享一個重要的投資觀念:看懂 加權「報酬」指數!
平時我們如果想查看大盤走勢
最常做的動作往往是在券商軟體裡輸入「TSE」來查看走勢
不過 ... 如果你只會看 TSE
就真的有點太弱了!
大盤指數,還有另外一個兄弟姊妹:加權報酬指數
看盤軟體代號為 TSETR ( TSE Total Return )
加權「報酬」指數走勢圖:已經 1 萬 5 千點!

大盤實質上,早已破萬點!
這個已經高達 1 萬 5 千點的 TSETR
到底是什麼東東呢?
這要先從它的兄弟:TSE 談起!
交易所編制的 TSE 加權股價指數
是一種把 1966 年當作基期 100 的「市值」指數
簡單來說,如果上市公司的市值一直漲,「加權指數」就會漲
而如果上市公司的市值一直跌,加權指數就會跌 ...
這裡衍伸出一個有趣的現象:
除息的時候,即使股票本質上沒有下跌,但是大盤指數會下跌 ...!
這是因為股票除息的時候
當天的平盤參考價會等比例下降
因此當天的「總市值」也會等比例下降
所以就造成大盤指數下跌囉!
舉例來說,台積電 ( 2330 ) 今年將配息 4.5 元
如果它在除息前一日,市值占大盤比重達 12%
股價也維持 151.5 元
那麼台積電除息,會造成大盤指數「蒸發」
( 4.5 / 151.5 ) ╳ 12% = 0.3564%
也就是大約 35 點! ( 0.3564% ╳ 除息前一天的加權指數 )
除息會讓指數蒸發!
所以加權報酬指數,再把點數「加回來」
10 年下來,光是台積電一檔,
就讓大盤指數「蒸發」了好幾百點
如果所有上市股票都「蒸發一下」
指數豈不是不斷下跌 ...?
因此交易所為了讓指數的變化
更具有參考意義
從 2003 年開始
才多編製了這個把「股息蒸發點數」加回去的「加權報酬指數」
以反映整體市場的真實變化!
舉個例子來看看
如果想知道台股 10 年來,到底漲了多少
該如何看呢?
大盤指數近 10 年報酬率

透過含息的報酬指數,我們還知道:
台股平均殖利率達 4%!
觀察上表,我們發現
大盤指數近 10 年漲了 72%
含息的報酬指數,更是大漲了 149%!
把累積報酬率年化之後,
原始指數年化報酬率達 5.59%
含息的報酬指數,年化報酬率高達 9.54%!
而由於一個是含息指數,一個是未含息指數
這 2 個報酬率差距,
也正好是台股的「平均殖利率」
台股平均殖利率 = 9.54 - 5.59 = 4%!
讀到這邊,我們學到了 2 件事
第 1 件事:
要正確衡量指數的報酬率
要用含息的「加權報酬指數」 TSETR 才會準確

學會看大盤,真的很重要!
我們學會的 第 2 件事:
「大盤的長期平均報酬率高達 9.54%」
這麼高的報酬率
對大部分的人來說,已經非常足夠!
這也是為什麼我會不斷分享
「學會投資大盤很重要」的原因了!
等到大盤看懂了,就可以進一步學習好的「選股方法」
來賺到超過 9.54% 的報酬率
甚至在這 ... 萬點關卡的關鍵時刻
還可以看看有沒有「適當的權證」來賺更多!
用整套的投資方法,穩穩賺!
《 本文作者簡介 》
陳金瑩 老師,畢業於台大經濟學研究所
歷任大型法人投資機構數年
現為自由投資人
老師經常在網路上分享他的投資方法
目的是幫助別人:
〝少走冤枉路、直接登堂入室穩穩賺!〞
所以受到廣大網友的喜愛!
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的話
歡迎幫老師的 粉絲專頁 按個讚 ↓↓
下次有新文章時 ~ 您才會收到喔!
歡迎加 ↓ 陳金瑩 的 Line 為好友









《 順手「按」讚 ↓ 以後都能收到最新文章唷 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