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朋友公司的蒲公英造景 ~ I Like It 陳金瑩
「英脫歐、川普當選、美國升息」
這些總經利空對股市而言
好像打個噴嚏一樣
身體強健如 牛 的人
即使感冒了,也是很快就好了
但「外強中乾」的人
即使表面上看起來沒事
病症拖久了,可能哪天突然要送加護病房
也說不準!
尤其狂人川普
20 號就要就職了
此刻的盤勢,的確是 選股難度 較高的盤
繼先前我寫下的幾篇 財報選股 & 個股分析 文章後
今天,我要繼續分享一篇
透過財報找出 高獲利、低股價 的公司
並從中尋找長期投資機會的概念文 ( 與標的分享 ... )
( 歡迎加入 ►► 凱旋投資術 FB 社團 )

三指標,快速查看公司是否具投資價值
投資股票要賺錢,獲利來源有「股息」與「價差」兩種
以長期投資而言,我們會很重視公司的配息水準
或是講更精確一點,將股息除以股價後
找出「殖利率」較高的股票
不過呢,除非你抱了這檔股票一輩子
否則,等到你要把它賣掉的時候
「賣價」相對於你的「買價」中間有多少價差
會嚴重影響你的損益
N 年以後,股價可以賣在多少?
我們很難掌握!
因此,在事情的源頭:買進時就儘量買在價格相對低、
相對有勝算的時點或價格
是投資想要獲利的不二法門
如何買在相對低價?學問可大了!
這可不是簡單的看看 K 線圖
或是看股價絕對數字的高低,就可以找出「相對低價」
從長期投資的角度而言
財報數字好不好,是我們研判一家公司好不好、
是否具有投資價值,最重要的資訊來
而財報當中最重要的數字
莫過於一間公司的「獲利」了!
1. 總獲利 ( Net Income )
一間公司,從把營收做出來
到扣掉營業成本、營業費用
再到合併業外收支、繳完稅以後
剩下來的餘額,便是總獲利 ( 稅後淨利 )
一家好公司,在景氣還算 OK 時
總是有能力不斷擴大營運規模,把營收衝大
在此同時,成本面雖然也會上揚
但上揚速度絕不會超過營收增加的幅度
最後再加上業外的挹注 ( 或至少轉投資單位不會變成拖油瓶 )
獲利便可蒸蒸日上。
反之,一家好公司在景氣不好的時候
即便營收比較難衝大,但也總是能靠著壓低成本
而維持住同樣的獲利水準
在不景氣的時候
繳出獲利不衰退,甚至持續向上的成績單!

圖片來源:陳金瑩
2. 每股盈餘 ( EPS,Earning Per Share )
雖然總獲利是衡量一家公司是否為好公司最重要的指標
但由於一家股本 100 億的公司,與一家股本 10 億的公司
辛苦一整年以後,如果同樣是賺到 10 億元
意義卻大不相同!
以後者為例,股本 10 億的公司
等同這家公司僅花費一年的時間
就幫原始股東賺到跟股本一樣多的錢 ( 10 億元 )
這是一項十分了不起的成就!
反之,一家股本 100 億的公司
雖然一整年下來也賺到 10 億,數字也是十分漂亮
但由於它花費了比小公司更多的資源
才達成這樣成就
因此從投資報酬率的角度而言
其實這家大公司,是遜於小公司的
正式來介紹EPS「每股盈餘」的定義:
EPS 每股盈餘 = 獲利 / 普通股股數
延續上例
由於對絕大多數公司而言,股票面額為 10 元
因此股本 100 億的公司,普通股股數為 100 / 10 = 10 億股
代入上述 EPS 的定義,則每股盈餘 for 股本 100 億的公司
EPS = 10 / 10 = 1 元
反之,對股本只有 10 億元的公司而言
如果一樣一年賺 10 億,則 EPS = 10 / 1 = 10 元
表示它不僅幫原始股東達到「一股賺一股」的偉大成就
而且從報酬率的角度而言,小公司是大公司的 10 倍!
至於從「選股票」的角度
多少的 EPS 才算夠高?多少才算不夠高呢?
一般而言,我挑選股票只會選擇近 4 季EPS合計超過 1 元的公司
理由是如果連 1 元都賺不到,相當於經過了一整年
這家公司的獲利卻連股本的十分之一的不到
無法稱為是一家好公司
至於多少的 EPS 才叫高呢?

圖片來源:陳金瑩

圖片來源:陳金瑩
3. 本益比 ( PE Ratio )
像上一段提到的高 EPS 公司
股價可能也已經很貴了!
例如股王大立光,雖然 2015 年 EPS 高達 180 元
但股價也同樣高達 3700 元,一張要價 300 多萬!
雖然是一家很好的公司
但從長期投資的角度而言
可能不一定是首選
因此,要挑出好股票來長期投資
我們還需要仰賴最後一個指標:本益比 ( PE Ratio )
本益比 PE = 股價 / EPS
將股價以 EPS 來衡量後
我們可以得知一檔股票到底有多貴,或是夠不夠便宜
實務上來說
本益比介於 8 ~ 15 倍的公司,是最適合投資的股票
一旦本益比超過 20 倍
從投資報酬率的角度而言
等於報酬率只有 1 / 20 = 5%
除非這檔股票是 EPS 可以年年都穩定成長的公司
否則它與其他本益比僅 8 ~ 15 倍的公司相比
可能吸引力並不夠高。
讀到這邊,讀者可能會很好奇
依據本益比的定義,不是應該越低越好呢?
為何我說 8 ~ 15 倍比較適合投資?
由於本益比的定義為 股價 / EPS,
本益本很低
很可能是這家公司的「股價」過低造成的
公司股價過低,背後代表了很多事
比如:前景不被看好,或是大戶正在密集出貨、打壓股價
實務上而言
如果股價跌到這麼低,都沒有人願意進場承接
可能公司內部真的有一些問題
除非你很有把握公司是沒問題的
而且基本面可以很快恢復成長
否則,把錢壓在這種風險過高的公司
有時候可能會賺到錢
但只要裡面有一檔讓你吃了大虧
投資績效 … 便會大幅受到拖累了!
最後我們來看一下
上表 近 4 季 EPS > 2015 年 EPS、
而且本益比介於 8 ~ 15 倍的公司
到底有哪些 ... ?
九檔 EPS 成長,而且本益比介於 8 ~ 15 倍的公司

圖片來源:陳金瑩
經過層層篩選以後
高 EPS、EPS 成長,而且本益比介於 8 ~ 15 倍的公司
只剩下 9 檔!
其中,台灣唯一的〝補教概念股〞智基 ( 6294 )
近年營運大爆發!
雖然股價已大漲 44%,成為百元股價俱樂部成員
但其實 ... 本益比目前也僅僅 9.5 倍!
表格之中
漲幅相對落後、有補漲機會的公司
還有這檔年輕人找工作,必定要光顧的 一零四 ( 3130 )
它近四季 EPS 高達 12.9 元
雖貴為台灣知名網路股,但本益比只有 10.6 倍
今年到目前為止,股價下跌 2.2% ( 大盤上漲 17% )
真的蠻便宜的!
裕日車 ( 2227 ) 股價年線圖

最後,股價已連 3 年重挫
今年又大跌 30%,
裕隆集團旗下負責成車銷售的 裕日車 ( 2227 )
本益比至今已下修至 13.9 倍
也是一檔 高獲利、低股價,
值得研究之標的喔 ...!
本文作者 陳金瑩 的 Line 與 FB 專頁






《 順手「按」讚 ↓ 以後都能收到最新文章唷 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