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「去台南」考察時,路邊看到的小狗;趴成這樣真可愛 ~ 陳金瑩
台灣有 43 檔金融股
佔台股掛牌檔數 1634 檔的 2.6%
但這 43 家公司,總市值卻達 3.7 兆
佔台股總市值的 12.5%
也就是說,如果你投資了 10 檔股票
手上就該有 1 ~ 2 檔金融股
否則如果大盤狂漲,尤其是金融股狂噴的時候
你可就享受不到應有的利潤囉!
只不過,金融產業由於比較複雜
財報也相對難懂
再加上股本往往很大,股性較不活潑
因此往往容易被一般投資人
甚至是被機構投資人所忽略!
不過呢
佔整體市值高達 12.5% 的重要產業
如果你不知道怎麼看、
不知道如何「選金融股」
那可真是 ... 弱掉了!
因此這篇文章
我把自己待過好幾年、也實際投資過好幾 10 年的
「金融股 投資經驗 & 方法」
通通寫下來 跟您分享 ...
( 歡迎加入 ►► 凱旋投資術 FB 社團 )

( 一 ) 金融業之「主要業務」為何?
有 3 種:
1. 銀行
銀行的主要業務是跟存戶收錢
然後把錢借給需要的企業或個人
來賺中間的「利差」
如果資金成本很低 ( 需要付給客戶的利息很少 )
而且又能以較低的風險,把錢貸放出去的話
銀行就可以賺大錢!
反之,如果都沒有客戶要借錢
借出去的錢,又常常被倒帳
銀行就會關門大吉!
2. 保險
相信很多人,都有買保險的經驗
其費率,是由保險公司的精算部門所制定
如果該公司能制定出賠率合理、
而且競爭力比其他公司優勝的保單
在無重大事件發生的前提下
保險公司便可以財源廣進 ( 但卻不用賠那麼多錢給客戶 )
此外,由於保單的存續期間很長
保險公司收到錢之後
可以依法把這幾錢,拿去做投資
因此投資績效的好壞
也會嚴重影響保險公司的獲利
換言之
如果保單賣的好 + 投資環境變好 + 該公司的投資部門夠厲害
保險業,就可以賺大錢!
但如果保單不好賣 + 投資環境變差,
或是你買到那種,每次有 xx 債爆出來
都會「中標」的保險股
該公司的獲利,以及你的股票投資獲利
肯定會不好看!
3. 證券
證券主要包含 股票、公債、公司債、REITS ... 這些表彰實體資產或債權的證券
以及 期貨、選擇權、權證、可轉債 ... 這些基於上述證券或其他相關資產,
所變化出來的「衍伸性金融商品」
而證券商或期貨商
業務又包含下列三種:
3 - 1. 經紀
3 - 2. 承銷
3 - 3. 自營
舉例來說
如果你想買股票
就必須要有人幫你把單子送去交易所跟別人搓合
這個人跟你收走的手續費
便是券商「經紀業務」的獲利來源
而當有新股票想掛牌時
也需要有人幫它處理相關事宜
這些是券商的「承銷業務」來源
再者,券商也可以聘請一批專職操盤手
幫公司的「自有資金」賺錢
如果真的有滾出一些錢的話
該券商的「自營業務」,就會對公司有貢獻
金融業的證券業務,相較於銀行與保險
其實單純許多:
如果金融市場不錯,除了量大 → 可抽的手續費變多以外
自營部通常也會賺比較多錢
反之,如果金融市場慘兮兮
證券業,就會變成「慘業」囉!
( 二 ) 金融業的「特性」為何?
相較於產出可以 看的到、摸的到 的製造業而言
金融業本質上是一種「服務業」
只不過它提供的服務比較特殊:幫你管錢
所以具有三大特性:
1. 與景氣高度相關
2. 是一種特許行業
3. 受到政府的強力監管
特性 1 的意思是
如果所有的產業平均成長 3% 的時候
金融產業通常會成長 3% 以上
反之;如果經濟衰退了 3%,
金融產業,通常會衰退 3% 以上
換言之
有別於 電信業、食品業 這種比較不受景氣影響的產業
金融業是一種「景氣高度敏感」的產業
因此想研究金融股
就必須先好好研究一下「總體經濟」
如果經濟情況不錯
金融股就必須是你的基本持股
反之,如果經濟情況不佳
尤其是景氣急遽衰退的時候
你的金融持股,就必須降到比指數權重 ( 12.5% ) 還低!
至於特性 2 & 3,是一體兩面的事情
比如說,總不可能隨隨便便一個路人
都可以說:我要開一家銀行吧?
如果他收了一堆存款,然後跑路了 怎麼辦?
所以金融公司的成立與運作
會受到政府的強力控管
雖然這些監管措施,會降低金融業的獲利能力
但由於金融業進入不易
產業競爭不像其他產業那麼劇烈
所以 被監管 vs 有特許 兩項因素
大致上會抵消掉
( 三 ) 何謂「金融控股」公司?
金融業雖然分成 銀行、保險、證券 三大主要業務
但由於面對的客戶是同一群人 ( 有理財需求的人 )
產品也高度相關
再加上需要的員工,也非常類似 ( 業務員或操盤手 )
所以特別適合進行高度水平整合
2001 年底,政府通過了「金融控股法」
於是金融業歷經一波大規模的整併
現在,全台共有 15 家「金融控股公司」
例如 國泰金、富邦金、中信金 ...,
換句話說,只要你看到一家公司的名字叫 xx 金
就代表這是一家控股公司
旗下可能同時包含了 銀行、保險、證券 等「子公司」
也同時經營了許多不同的金融業務
而如果你看到一家公司叫 xx 銀
就代表它旗下「只有銀行」
或是如果你看到 xx 證、xx 期貨、xx 保險
就代表這家公司只經營一種業務
而不經營 銀行 ... 等其他複雜的業務
至於金控股 vs 非金控股
哪一種比較好呢?
→ 這問題沒有標準答案
金控股具有 大,而且大到接近不能倒的特性
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,投資風險可能較低
不過呢!
很多金控公司,水平整合做得並不好
1 + 1 反而只有 1.8
硬把一堆子公司併成一家
反而只是變成一隻雙腳被綁起來的斑馬
跑得不快!
而且併成金控以後
由於帳目變得更複雜、更難看懂
反而不會受到投資人的青睞!
( 四 ) 金融股「該怎麼選」?
投資金融股與投資其他產業,本質上並無不同:
〝如果產業趨勢向上,這家公司也比同業好,股價也不算太貴〞
→ → 就可以買囉!
只不過
由於金融業是一種以錢滾錢的服務業
它不會有「銷貨成本」這種東西
自然 毛利率、營業利益率 這些傳統指標
也都通通派不上用場!
再加上總不可能有個人
一下子就拿出幾百億甚至幾千億
開一家銀行吧?
因此金融業的「業主權益」通常很小
資產負債表的分析方法,也跟傳統方法不一樣
那麼,金融業
到底該看什麼指標呢 ...?
《 完整操盤工具 都在這 》

4 - 1 金融業衡量「經營效率」的指標:ROA
由於金融業的特性是「拿資產去滾更多錢」
或是「拿資產去提供服務,以收取手續費」
所以雖然不同的金融公司
還有很多細項需要注意與考慮
但這個大原則:以資產報酬率 ROA 來衡量公司營運表現
大致上是可以適用的!
4 - 2 金融業衡量「營運風險」的指標:DLR
DLR 雙重槓桿比 的定義為:長期投資 / 業主權益
由於金融業都是大量舉債經營
所以重點已經 ( 不只是 ) 負債比有多少
而是公司把它的自有資金 ( 亦即,財報上的業主權益 )
滾了幾多倍?
現行台灣法規,規範金控公司的 DLR
不得超過 125%
也就是說,如果原始股東拿了 100 億來開設金控
拿出去做「長期投資」的部分
最多只能有 125 億!
( 五 ) 台灣最好的金融股,是哪幾檔?
文章的最後
讓我們用今天學到的觀念
實際來看看,最佳金融股是哪幾檔 ...
5 - 1 大型 金融股分析

圖片來源:陳金瑩
上表為市值超過千億的 13 檔金融股分析表
表格有將特色欄位標記橘色,方便進行分析
統計結果顯示
元大金 ( 2885 ) 被標記了最多次
不過呢
「台股低量」這個問題
短期內看不到改善的機會
因此以券商為主體的 元大金
應該不會是好的投資標的
至於也被標記很多格的 開發金 ( 2883 )
雖然這家公司比較沒特色
但它的 PB 僅 0.74 倍、近四季平均 ROA 高達 0.195
且今年加計股息後,漲幅僅 3%
股價也只有 8 元
是一檔還不錯的「價值投資」標的
而如果你想選 ... 更有「爆發力」的標的
漲幅相對落後的 金融股龍頭 國泰金 ( 2882 )
以及 ROA 不錯、雙重槓桿比 DLR 很低的 玉山金 ( 2884 )
也會是不錯的選擇!
5 - 2 小型 金融股分析

圖片來源:陳金瑩
在小型金融股方面
分析就比大型金融股簡單許多:
基地設於台南、投資眼光精準、
近四季平均 ROA 高達 0.46%、本益比僅 7 倍的
( 2809 ) 京城銀
在許多面向,都明顯勝過其他小金融股!
5 - 3 最後,別漏掉這兩家公司
我其實大約在兩年前,就介紹過這兩家公司:
元大期 ( 6023 ) 與 群益期 ( 6024 )
這兩家,是台灣僅有的「專職 期貨商」
期貨產業具有〝不怕市場向下〞這個優異的特性
也就是說
當市場不好,其他金融慘兮兮的時候
期貨由於避險賣盤湧入
以及震盪變大所帶出來的策略交易
會使成交量大幅成長
此時,只要期貨商的自營部沒有做的太爛
把錢都賠掉了
來自經紀業務的收入
便會使整間公司的獲利大幅成長
也就是說
有別於其他必須「靠天吃飯」的金融股
期貨商,反而能在「市場不好」的時候 ... 賺到大錢!
而在市場不錯的時候
期貨商還是一樣可以受惠於整體景氣的成長
這兩家公司
也沒有給我打臉
2016 到今天為止
加計股息 分別上漲了 11% 與 34%
而且直到今日
兩家公司的 PB 也分別只有 1.2 倍與 1.5 倍
是台股之中,很少人知道
難得兼具 價值投資 + 避險概念的 ... 特殊 好標的 喔!
這篇文章,從上而下
完整分析完 金融產業
也與您分享了 ... 有機會的投資標的!
接下來有空的時候
我還會針對「其他產業」
進行類似的 產業分析 + 標的篩選
如果您喜歡這樣的分析
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的話
歡迎幫「我的粉絲專頁」按個讚 ↓ ↓
下次有新文章時
你就會 ... 優先收到喔!
《 本文作者簡介 》
陳金瑩 老師,畢業於台大經濟學研究所
歷任大型法人投資機構數年
現為自由投資人
老師經常在網路上分享他的投資方法
目的是幫助別人:
〝少走冤枉路、直接登堂入室穩穩賺!〞
在 FB 上有超過 4 萬名粉絲
受到廣大網友的喜愛!
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的話
歡迎幫老師的 粉絲專頁 按個讚 ↓↓
下次有新文章時 ~ 您才會收到喔!
本文作者 陳金瑩 的 Line 與 FB 專頁









《 順手「按」讚 ↓ 以後都能收到最新文章唷 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