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金交易平台 = 可以在「市場」上買賣基金
一向走在時代末端的台灣金融市場
最近有一項創舉:(部分) 基金可以在市場上交易了!
資料來源:工商時報
基金交易平台,到底是什麼東東呢?
簡單來說,就是:
「金管會與櫃買中心,希望投資人買基金可以像買股票一樣方便
用股票帳戶,直接在市場上買進」。
本來這件事的立意是很好的,
不過目前第一批掛牌的基金
只能在 "興櫃市場" 上買賣
第一批在興櫃市場掛牌的重點基金
資料來源:工商時報
目前只有 16 檔,而且只能在興櫃市場交易,不夠方便
興櫃市場買賣股票的方便性
遠不如上市股票與上市股票
( 註: 興櫃股票買賣方法,您可以參考 元大證券 的網頁 )
而且我剛剛研究了一下
目前所有的券商軟體也都還看不到報價
因此呢,雖然政府說 基金交易平台 這件事,是大大的政績
但是對於我們一般投資人來說,還是「看的到、吃不到」
基金 3 大交易管道比較表
資料來源:工商時報
基金很好,不過,第一次投資,建議自己買股票
其實呢,
基金是一種非常好的理財工具
我自己以前也曾經在基金公司當過分析師
那時的志向就是把基金績效弄好
讓大家都能靠著買基金,來輕鬆理財。
不過呢,
對於第一次做投資的人來說
第一次投資,應該是買基金,還是買股票好呢?
我先直接講答案,再詳述理由
珍貴的第一次投資,買股票比較好。
第一次投資,股票比基金好的 4 大理由
理由 ( 1 ),買股票手續比較簡單
買股票只要開好帳戶以後
不管是用電腦、手機,甚至是打電話給營業員
都可以很簡便就完成交易
而且成交後的第 2 個交易日,就可以拿到錢。
買基金,
買的時候要立刻付錢
賣的時候,卻要第 3 個交易日才能拿到錢
而且最麻煩的是:買股票,你可以立刻知道成交在那個價格
買基金,除非你買的時候,已經結完帳,公佈淨值了
否則無法確定會買在什麼價格
賣的時候,更是要賣在明日 (不確定是多少) 的淨值。
理由 ( 2 ),持有基金要付 1.5% 左右的管理費,這筆錢可以省下來
基金公司的運作的基礎就是:
找了很多專家 ( 希望績效可以好 )
募了很多錢 ( 方便分散投資 )
收你管理費,賺你沒空理財的錢。
1.5% 看起來好像沒有很多,
不過呢,投資 100 萬,一整年下來,就要付給基金公司 1 萬 5
投資 10 年,要給它 15 萬左右
如果投資 1000 萬,一年就要給它 15 萬
注意:這筆錢,是不管你基金的賺賠,都要給的
如果你 1000 萬賠掉 100 萬
剩下 900 萬,它還是要跟你收 15 萬!
理由 ( 3 ),基金投資績效並不穩定
過去一年,加計股利以後,大盤漲了 6.54%
但是竟然只有 3 成的基金打敗大盤!
過去一年,國內一般股票型基金報酬率統計表
註:相對報酬 = 絕對報酬 - 大盤報酬
理由 ( 4 ),買基金你不會進步,買股票你會越來越厲害
買基金,由於錢是掌控在基金公司手中
運氣好,買到第一名的 統一台灣動力,賺 16% 好像很開心
但是賺錢你也不知道為什麼
成功模式,下次無法再複製!
運氣不好,買到最後一名的基金,賠了 13%
你也只能自認倒楣,學不到任何功課。
自己買股票卻又不同了,
贏跟輸,都是自己的決策
把會賺錢的方法留下來,不好的方法,下次不要再用
一點一滴累積下去,投資功力就會越來越強大。
買基金的時機 : 錢更多以後,買海外基金
由於國內股票資訊隨手可得
實在是不需要,花 1.5% 去換那不穩定的績效
不過等到我們的錢越來越多以後
錢全部壓在台灣,風險過大
應該挪一些資金,去投資海外市場
由於國外投資的難度比較高
這時候,花一些錢買
海外股票型基金 或 海外債券型基金
來分散風險,是很好的資產配置方法
但是第一次投資
還是自己買股票比較好
才能夠親身體會市場的甜美與殘酷
也才能夠真正學會投資悠!